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银五娘打听到的消息跟嘉和公主说的一般无二。
姜瑜越听越觉得徐观这个人不简单,他虽说是四皇子赵宣的人,但又似乎把二皇子赵禹撇得干干净净,否则他怎么不怀疑是赵禹的人贪墨了那一千担粮食,而是矛头直指她父亲呢?
想到这里,姜瑜又问银五娘:“你上次不是说贵妃娘娘的人也来问这件事情吗?你跟她怎么说的?”
“我就跟她说徐阁老跟你父亲有旧怨,仅此而已。”
银五娘目光沉沉道,“瑜娘,我是靠卖金银首饰为生的,即便买卖消息,也是仅限于你们这些熟客而已,对于宫中之人,我向来是敬而远之的。”
她师父情客生前再三叮嘱,对宫里的人敬而远之。
且不可牵扯其中,对此,她一直铭记在心。
“那倒也是。”
姜瑜相信银五娘说的话,“我也觉得五娘还是应该安心做生意,远离庙堂之事,以后我若是想知道什么,就去芙蓉阁那边,尽量不叨扰五娘。”
听外祖母说,银五娘无父无母,是被她师傅情客一手带大的,情客出身青楼,才艺双全,艳冠京城,追求者趋之若鹜,后来被神秘人赎了身,创建了天香楼,她终身未嫁,辗转收养了银五娘。
十多年前情客去世,银五娘接手了天香楼。
银五娘从小就在天香楼长大,耳染目睹了这么多年,不管什么事都是游刃有余,手到擒来,天香楼比起情客在世时,生意还要火上几分,是真正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瑜娘放心,我只做熟客的生意,殷贵妃并非是通过中人跟我打听此事,而是她身边的郑嬷嬷跟金大娘有过几面之缘,她是来问金大娘的。”
银五娘看了看姜瑜,突然道,“瑜娘,若是有朝一日,我遭遇不测,你可否帮我带一句话给楚王府的老王妃?”
“五娘,你……”
姜瑜眼皮跳了跳,骇然道,“你若有什么苦衷,尽管直说便是。”
前世她跟银五娘来往并不密切。
只记得几年后天香楼起了一把火,至于银五娘如何,她并不知情。
“你先答应我再说。”
银五娘苦笑,“世事无常,谁能想到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呢!”
“愿闻其详。”
姜瑜皱眉。
“你告诉老王妃,就说五娘谢过她的救命之恩。”
银五娘环视了一眼四下里的一切,叹道,“姜国公国之栋梁,都能遇到这种无妄之灾,何况我这种无根无基之人,不过有感而发而已,瑜娘不要见怪,若真有那么一天,只管帮我把话带到便是。”
“五娘,既然老王妃对你有救命之恩,那你为什么不亲自去道谢呢?”
姜瑜不解。
“有些事,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说破的。”
银五娘挑眉,“只不过我欠她一声道谢罢了。”
姜瑜不好再问。
起身告辞。
上了马车,耳边冷不丁传来金大娘的声音:“五娘,你今天不但多虑而且失礼,姜二小姐跟咱们不是一路人,你不该托付给她这些。”
“从郑嬷嬷踏入天香阁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银五娘冷笑,“她若不是知道了我,又怎么会派人跟你套近乎,她要是想知道姜行远的事,又何须来问咱们,难不成裕王是个摆设吗?”
“即便她知道了你,又如何?”
金大娘语气冷静,“这么多年,咱们安分守己,从未做出逾越之事,并无把柄落人手中。”
“她身后那个人,不管做什么事,还需要把柄吗?”
顾小澜作者顾小澜顾小澜txt下载...
替嫁新娘总裁小坏坏由作者爱偷懒的鬼晨创作全本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替嫁新娘总裁小坏坏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一个转生成史莱姆的宅男,在异界旅行,进化,最终成为最强史莱姆的故事。每周一更新...
嘤嘤嘤,人家好怕怕。好委屈。所谓扮猪吃老虎,所得就是吴语嫣了。重生归来,吊打二妹,戏弄女配。才发现,白莲花是真的挺不容易的。一不小心当上瘾了怎么办?终于有一天,恶毒女配也站上了苦情位。...
车祸重生之后,景瑜发现她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小白菜变成了富贵花。平时桀骜不羁最看不起她的影帝小叔子主动讨好她,还经常帮他哥哥把景瑜的桃花挡掉。以前最讨厌她的婆婆把她当成亲生女儿一般对待,逢人就要把景瑜拿出来夸一夸。至于那些莲花与绿茶,呵我跪求你们来虐我!好像还忘了点什么哦,那个让景瑜几乎想不起来的老公变成了二十四孝老公,不仅时时刻刻想黏在景瑜身边,还逮着机会就要公开表达对老婆的爱意。景瑜滚蛋吧!说好的隐婚呢?...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