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75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章 儒家的现实主义派 荀子2(第2页)

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

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

为求雨而祭祷,为做出重大决定而占卜,都不过是要表示我们的忧虑,如此而已。

如果以为祭祷当真能够感动诸神,以为占卜当真能够预知未来,那就会产生迷信以及迷信的一切后果。

荀子还作了《乐论》,其中说:“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辨而不諰,使其曲直、繁省、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使夫邪污之气无由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所以在荀子看来,音乐是道德教育的工具。

这一直是儒家奉行的音乐观。

逻辑理论

《荀子》中有《正名》篇。

这是儒家学说中的一个老题目。

“正名”

是孔子提出来的,这一点在第四章讲过。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孟子也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孟子只对伦理有兴趣,所以他们应用正名的范围也基本上限于伦理。

可是荀子生活在名家繁荣的时代,因此他的正名学说既有伦理的兴趣,更有逻辑的兴趣。

在《正名》篇,荀子首先叙述了他的知识论的理论,它与后期墨家的相似。

他写道:“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

就是说,人所有的认识能力叫做“知”

;认识能力与外物相合者叫做“智”

,即知识。

认识能力有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他所谓的“天官”

,例如耳目之官;另一个部分就是心。

天官接受印象,心解释印象并予之以意义。

荀子写道:“心有征知。

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

……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

(《荀子·正名》)就是说,心将意义赋予印象。

它将意义赋予印象,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凭耳朵知道声音,可以凭眼睛知道形状。

五官虽能记录某物而不能辨别它,心试图辨别它若未能说出意义,在这个时候,人们还只好说是没有知识。

关于名的起源和功用,荀子说:“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

(《荀子·正名》)就是说,名的起因部分是伦理的,部分是逻辑的。

至于名的逻辑功用,荀子说,名是给予事物的,“同则同之,异则异之。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都市绝世仙帝

都市绝世仙帝

绝世仙帝重回都市,身怀无上医经绝世仙典。财富?地位?美人?这些不过是袖手可得的浮云罢了。这一世,唐昊志在仙道,步步登天,弹指碎青云!...

一步成神

一步成神

修炼者,修行亦修心!一代少年,一步步崛起,血染江湖又怎样,敢爱敢恨,快意恩仇,看我立地成神!这,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Ps新书,求收藏!!!求推荐!!!Ps欢迎加入一步成神书友群339668136...

婚然心动:律师大人领证吧

婚然心动:律师大人领证吧

恬恬,我那方面不行。新婚夜丈夫对她说出这样的话,舒恬信了,在婆婆无数次‘不孕’的攻击下,她默默承受一切,三年后,她却看到丈夫和闺蜜的联合背叛。恬恬,我那方面不行,只是对你不行。他轻佻的目光将她三年所有隐忍全部击碎。深夜买醉,认识个陌生男人,本以为是各取所需,却不料这人竟是全国赫赫有名的大律师。名利场上他游刃有余,却不惜放下自己的底线帮她打官司,争家产,气小三,让前夫一夜之间倾家荡产。一切结束,本以为能回归平静,却被他逼到角落,你的问题解决了,该解决解决我的问题了吧?...

将女重生:暴君要入赘

将女重生:暴君要入赘

民间传言,云家二姑娘多次趁着夜黑风高之时,行刺文治皇帝,龙袍上全是窟窿。民间传言,安婕妤触犯了二姑娘,宫内三十多口内监宫婢被文治皇帝挨个处死,大火连烧三天不灭。张总管皇上,二姑娘今日又准备刺杀你了。皇帝甚好,今日又能与她见上一面了。张总管皇上,二姑娘被云将军打了,云将军还跪在外面淋着雨,求皇上饶命呢。皇帝让国师过来,祈雨,让雨下的更大一些。她曾是人见人怕的将军,功高盖主,被...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